WFU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營養筆記


上完慢性腎病照護課程後,發現腎臟不好的病患常常吃不對! 但是營養小冊的內容常很繁瑣,因此本文將重點整理出給慢性腎病患者跟家屬的營養筆記,同時整理來自衛福部 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作者 陳淑子營養師的內容,讓腎臟不好的病人在準備上能方便上手,同時也能吃的美味又健康! 

飲食原則:
1. 穩定的血壓與血糖控制
2. 在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下,減少蛋白質食物的攝取並少吃會讓血磷上升的食物
3. 適量選擇能幫助造血的食物改善貧血,並降低會讓血脂異常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

以上原則做到可改善尿毒素產生的併發症也助於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保護腎功能

營養治療與飲食提醒

一. 保護腎臟,如何吃?
(一). 不吃太鹹,血壓正常: 有高血壓的人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降血壓藥,並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烹調時減少鹽與醬油的使用量,少用胡椒鹽、番茄醬、辣椒醬、豆瓣醬、沙茶醬調味,少喝湯,少用外食,都能減少吃進的鹽量。

(二). 糖尿患者控制好血糖
有糖尿病的患者經營養師的指導,瞭解自己每天需要吃幾餐與每餐能吃多少量:多數的糖尿病患者,不喝含糖飲料(包括純果汁),正餐的澱粉類食物不超過2~3份,點心不超過1~2份,每餐要吃蔬菜,水果當點心吃不在飯後吃,血糖會控制的比較好。

p.s 1份醣量的食物=
1/4碗飯 = 3平匙燕麥片 = 半片吐司 = 1/4粒饅頭 =1個柳丁=1個水梨(小)= 2個蓮霧=12粒葡萄




(三). 在維持良好營養狀態下,適量減少蛋白質食物

1. 少吃會增加尿毒素的低生物價蛋白質
2. 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而且量吃的剛剛好

高品質蛋白質是:含有身體需要的必需成份(胺基酸),在體內利用率佳、產生尿毒素少的蛋白質,在學術上稱為高生物價的蛋白質
如: "蛋"、"肉"類(豬肉、雞肉、魚肉、牛肉、羊肉、鴨肉)、"黃豆"製品(豆腐、豆乾、豆包)




低生物價蛋白質,會增加尿毒素濃度,要少吃,如: 
"麵筋製品"(如: 麵筋、麵腸、麵輪)、
"堅果類"(腰果、松子、杏仁、夏威夷果、花生、瓜子、芝麻)
"豆類"(綠豆、紅豆、蓮子、薏仁、皇帝豆、蠶豆、碗豆)

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前少吃1/3至1/4的肉量(包括豬、雞、魚、牛等肉類與蛋及豆乾豆腐等黃豆製品),第四期後肉類量少吃一半且補充足夠的熱量。

若有糖尿病,初期不用減少肉量,飲食調整以控制血糖為重點,後期減少1/3的肉量即可。

少吃肉類容易餓怎麼辦? 美味食譜在這裡

少吃肉類的時候會比較沒有飽足感、容易餓,但是飯或麵等澱粉類不能多吃。這時候怎麼辦? 




美味食物1 : 水煮地瓜 / 冰心地瓜
水煮的地瓜鉀會流出溶在水裡,地瓜的鉀就會少很多。所以吃地瓜湯時,只能吃地瓜不能喝湯,煮地瓜飯或地瓜稀飯時,地瓜不能直接與米或飯一起煮,地瓜要先用水煮過再加到飯中。如果想把地瓜點心吃,可以將地瓜外皮刷洗乾淨後用水煮熟,取出來放凉後冷凍儲存,一次可多煮幾個,想吃的時候解凍就可以吃,也可以再用烤箱把外皮烤焦,味道就會與烤地瓜一樣。

美味食物2 :  炒冬粉、米粉、粄條
烹調冬粉、米粉、粄條時,用炒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熱量,但是不論是煮冬粉米粉湯或炒冬粉米粉時,都不能用高湯,因為高湯含有磷與鉀離子,腎功能不好時磷與鉀都排不出去,對慢性腎臟病患而言,這二個離子都是毒素,要盡量減少。

美味食物3: 低蛋白米
"米飯"產生的尿毒素比麵條、包子饅頭、麵包等麵粉製成的食品低,所以慢性腎臟病患最好以米飯為主食少吃麵,其中"低蛋白米"是經過特殊處理,去除白米中含有的蛋白質後的米粒,所以煮出來是幾乎不含低生物價蛋白質的飯,因此沒有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患可以**不限量**食用,對於想吃飯才有飽足感的人可以吃到足夠的熱量。

臨床經驗發現:以低蛋白米取代一般白米,是讓慢性腎臟病患者能長期維持低蛋白質飲食且獲得足夠熱量的最好食物

美味食物4: 腎臟配方的補充營養品
慢性腎臟病患如果不方便烹調製作或不喜歡吃上述的低蛋白食物,可以選用高熱量低蛋白質的營養品來補充。臨床經驗與研究上顯示,使用營養品比較容易獲得足夠熱量,長期的營養狀態也比較好。

這類營養品的醣類與油脂經過處理,對血糖與血脂的影響小。目前市面上的低蛋白高熱量營養品種類很多,所含的蛋白質量也不同,也有很多宣稱可以給腎臟病患者喝的營養品但並不適合還未洗腎病患使用,所以要小心選用。




熱量足夠時,吃進身體的蛋白質才能做最好的利用,產生最少的尿毒素。熱量不足導致的營養不良也會降低免疫功能,減少身體新陳代謝需要的酵素與荷爾蒙的合成,也會使腎功能惡化的速度變快。

臨床上常見到慢性腎臟病後期,因為尿毒素上升累積的影響,大多數病患對於肉類的攝取量都會自然降低,因此保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的飲食調整中,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足夠的熱量,再佐以調整營養攝取的形式跟內容,讓慢性腎病的病人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



飲食調整更多看這邊

常見的腎臟病與&四個常見的腎病迷思

院所地址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常見的腎臟病與&四個常見的腎病迷思

 

趁著進修後準備考試把複雜的腎臟病知識整理,幫大家畫重點,腎臟病這個主題,醫學系的課程要花一整個學期才能學習完畢,簡單的分類可以是組織學、發病時程、致病原因;而不同病因造成的腎臟病有不同問題、症狀與衛教重點。在這裡我們將深入簡出,用最淺白的方式跟您介紹在台灣常見的腎臟病,症狀及衛教事項。

台灣常見的腎臟病

糖尿病腎病變
在台灣,糖尿病是造成洗腎的第一名原因!  從罹患糖尿病開始算5~10年後會開始出現腎病變,並出現尿蛋白、高血壓、水腫的症狀。動脈硬化是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原因,除了影響腎臟血流還會影響到全身血管,也因此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相等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血壓腎病變
血壓上升會使腎臟內血管壓力上升,造成腎臟組織的破壞。最新的指引由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Kdoqi)提出,並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5mmHg內,以延緩病程。




多囊性腎病變
這是十分常見的遺傳病之一,發病率為萬分至十萬分之一,著名的藝人小鬼黃鴻升罹患此疾病,而讓它聲名大噪。如同字義:病患腎臟會長出許多囊腫,使病患者的腎臟體積增加、功能衰退,平時也可能出現血尿、腹脹的症狀。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由藥物或感染引起,在台灣自行服用不當的中藥或止痛消炎藥都是原因之一,雖然急性的傷害在停止藥物後就會恢復,但若病人已有腎衰竭,則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腎功能障礙,因此若您在老年人、體內水分不足常合併多種腎毒性藥物的患者看到有尿變少、水腫的問題,又有這些藥物的暴露史,要記得聯想到這個問題。

Q&A 時間





Q1: 腎臟病的症狀有什麼呢? 人家說腎臟不好有腰酸背痛、血尿,這要不要緊? 那什麼情況才可能是腎臟不好的表現? 


A: 
1. 腰痛?放心好了,腰痛大部分不是腎臟病!請注意,腎臟衰竭是不會腰痛的~
2. 血尿:如果合併有小便痛、腰痛、發燒常是"結石"跟"膀胱發炎"的問題,如果是腎臟病的血尿常是暗紅色甚至褐色的!
3. 通常腎功能急性惡化或腎絲球過濾率已下降至10ml/min以下出現的問題,常常伴隨尿毒症狀:噁心、倦怠跟食慾不振的問題,這時就要很注意了!

Q2: 小便有泡就是腎臟病嗎?
A: 
通常站著尿尿、水喝的少、早上第一泡尿比較濃,比較容易有泡泡,因此有泡泡可以是正常的。 泡泡尿不一定是腎臟病,但是需要檢查!  

Q3: 蛋白尿要緊嗎?
A: 
一般常聽到的蛋白尿是每天尿中蛋白質超過150mg ,許多在體檢發現的輕微蛋白尿大多不會造成腎功能的惡化,我們稱之為良性的蛋白尿;但若是嚴重且持續的蛋白尿,腎功能退化的機會越高!  因此有蛋白尿,一定要找醫師評估。




Q4: 水腫就是腎臟出問題嗎?
A: 
不一定! 還有可能是心、肝、腎或肺全身系統性的問題,當然也可能是吃太鹹,甚至是藥物的副作用,一樣建議,水腫發生,仍需要找醫師評估。


課後筆記: 

  1.  腎臟異常會出現"泡、水、高、屏、見" (泡、水、高、貧、倦之諧音)
    • 泡: 小便起泡
    • 水: 皮膚水腫
    • 高: 高血壓
    • 貧: 貧血
    • 倦: 疲倦
     
  2. 我們可藉由"腎臟超音波"作為腎臟病因的診斷參考,並依次評估
    • 腎臟大小
    • 輸尿管或腎盂是否阻塞
    • 腎臟皮質厚薄、腎臟表面是否平滑
    • 結石、腫瘤等結構性問題
 
然而腎臟超音波不能做為篩檢腎臟疾病的工具,也不能評估腎臟功能,也因為腎臟惡化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只有定期抽血、驗尿、量血壓才能早期發現歐 !


衛福部的慢性腎病健康手冊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