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跌倒了,孩子頭受傷怎麼辦

 
美美的媽媽抱著頭正在流血的強強衝進診所,大聲的說「小孩跌倒了,請趕快幫忙!」心急如焚的她著急的流下淚來,美美媽媽好害怕,深怕自己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讓孩子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疤。




根據台灣的統計結果,孩子的頭部外傷在零到五歲這個學走跑跳的年齡是幾乎無法避免的事,其中男孩又比女孩多。值得慶幸的是,大約只有1%會出現嚴重併發症,預後都非常良好。

受傷的嚴重程度跟最剛開始受傷的機轉有關,如果是撞擊會比跌倒嚴重的多,受傷後如果在不哭泣的狀態下可以正常的飲食遊戲,則可繼續觀察,若持續出現嘔吐、嗜睡、頭痛的狀況則須小心留意。




前三天是觀察的黃金時期:醫師除了觀察孩子意識狀況、精神活力(警覺性)跟食慾(有無嘔吐),還會檢查瞳孔大小以評估是否有顱內出血的疑慮,




較輕微的頭部外傷

頭上可能會鼓起腫塊,也許在前兩個小時內會吐一、兩次,雖然有點昏眩但意識仍清醒,也許之後會小睡但容易被喚醒,兩眼瞳孔沒有擴大,也沒有繼續嘔吐,幾個小時內小孩完全恢復正常,除了那顆頭上的大腫塊。如果頭皮出現鬆軟的血腫通常也會在數周內自行吸收,不須特別處理。

嚴重的頭部外傷

過了驚動期後仍持續昏睡不易被喚醒,且開始反覆的出現噴射狀的嘔吐,仔細看可能會看到瞳孔大小不一,這些都是顱內壓升高的症狀。要注意的是,若在受傷後1個月後仍有持續頭痛的症狀仍要小心顱內出血。

醫師說要回家觀察,我應該怎麼注意呢?

☝ 在瘀青的部位冰敷兩天,除了止痛也可以消腫,緩解脹痛不適。
☝ 請勿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胃口不佳時可先吃些流質食物。

前三天是觀察的黃金時期,若有以下狀況請盡速就醫:

🌟 持續性的嘔吐
🌟 持續性的頭痛
🌟 晚上容易哭鬧不休
🌟 意識昏迷叫不醒
🌟 抽筋或嘴角抽動
🌟 半邊身體的力氣較弱



門診時刻表


有疑問請聯絡我們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談失眠,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孤獨





您有過那種半夜眾人皆睡我獨醒的感覺嗎? 那種感覺真是很孤獨, 失眠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有時旁人很難理解,不管是睡不著、容易醒過來甚至有睡不飽的感覺都算是失眠;失眠的人口約佔全人口的10~40%,這個數字指的是身邊每五個人就有1~2個有睡眠的問題!  因此其實您不孤獨,也讓我們來陪伴您一起了解失眠。

一定要看醫生嗎?

如果已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比如早上起來頭暈影響工作、專注力不集中,就應尋求幫忙,急性失眠一段時間後會變成慢性失眠,一旦失眠慢性化後,就不容易自行緩解。而有時失眠常常是原因的假象,也許是憂鬱或焦慮症,尋求專業的協助找到背後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去解決。




造成失眠的原因

我們根據失眠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失眠可能的原因,分成少於一個月的「急性失眠」,和時間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且每週至少三天失眠的「慢性失眠」。

急性失眠主要與壓力跟生活環境的變化、身體疾病疼痛、睡眠呼吸中止症、藥物/物質使用、睡眠時間改變等有關,一旦事件解決失眠自然就消失。
慢性失眠常因為急性失眠沒有處理好而演變來,比起急性失眠,一旦失眠慢性化後,就不容易自行緩解,因為慢性失眠常是多種病因混雜一起所造成。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一、次發性失眠:精神疾病、身體疾病、和藥物等皆有可能導致慢性失眠,其中精神疾病特別是焦慮症、憂鬱症是慢性失眠最常見的原因

二、原發性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腿不寧症候群、陣發性腿徐動症、睡-醒週期改變、和猝睡症等皆有可能導致慢性失眠。

三、原發性失眠:排除了上述失眠的原因稱為原發性失眠,也是慢性失眠第二常見的原因


我可以如何改善失眠

🌞 早上曬太陽或運動並維持生理時鐘作息正常
🌞 做好睡眠衛生:中午過後不要攝取咖啡因
🌛 睡前不看藍光螢幕,因為藍光會抑制睡眠中樞,提醒大腦現在還是白天
🌛 睡眠環境的舒適:昏暗的燈光及適當的溫度房間溫度控制在24~26
🌛 訓練睡眠的習慣: 連結看到床就想睡;若在床上工作、看小說划手機看電視,腦袋就會連結床是清醒的狀態
🌛 若尚未有睡意,不勉強自己躺在床上,起身作舒緩運動或練習冥想都很有幫忙




很有用的睡前放鬆運動~有失眠困擾的朋友今晚也來試試看吧! 

一、腹式呼吸法:
1. 吸氣時肚子凸出、吐氣時肚子凹下
2. 動作要慢,專注在肚子的起伏,腦袋就不容易胡思亂想

二、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先將手很用力的握緊在鬆開,從頭做到腳,再循環一次

了解睡眠才能了解失眠的成因,別害怕求助醫療,讓專業人士幫忙並找到問題,才能改善失眠、與失眠和平共處。


門診時刻表,全年無休為您服務


院所地址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腸胃炎退散! 輪狀病毒疫苗給寶貝最好的保護: )




腸胃炎,如果發生在小朋友身上,那真是一場夢魘。想像一下,處理床單被單跟衣服上的嘔吐物跟排泄物,讓本來就睡眠不足的爸媽雪上加霜,那一陣子,家裡除了飲食要嚴格注意,還要注意寶貝有無發燒跟食慾精神狀況,如果因為無法進食、嚴重腹瀉而脫水,還有可能到醫院住院 @@" 

還好,為了避免這類辛苦檔事的發生,我們能選擇在小朋友出生6個月以前提前部屬,服用輪狀病毒疫苗,減低腸胃炎的發生率!

大哉問! 輪狀病毒是什麼? 跟腸胃炎有什麼關係?

腸胃炎是很常見的疾病,而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感染後會引起嘔吐、水瀉、發燒、腹痛、食慾不振、甚至脫水。輪狀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藉由糞口傳染,傳染力極高,因此照顧感染者一定要注意衛生清潔。



感染輪狀病毒的飲食注意

在腸胃炎期間,正常的進食能維持營養,我們可選擇好吸收的白系列食物:如白吐司、白饅頭、白粥等;再服用口服電解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隨著腹瀉狀況改善可再添加雞絲、少量蔬菜或小魚乾來增加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感染輪狀病毒容易造成乳糖不耐,無法吸收牛奶中的乳糖,因此若嬰幼兒感染可繼續哺餵母奶,但若一定要喝奶者則建議沖淡奶粉或選擇無乳糖配方的奶粉;已添加副食品的孩子則可提升稀飯的比例,降低奶的比例。





有什麼好的預防方法嗎?您可考慮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目前國內上市的廠牌有兩種(分別為2劑、3劑時程),皆為口服疫苗,第1劑最早之接種年齡為出生滿6週,每劑最短接種間隔為4週。在立康南勢診所,我們為幼兒提供接種的輪狀病毒疫苗是 2劑時程,建議在孩子出生第二個月及第四個月時服用,最晚在六個月前服用完畢。

糟糕,輪狀病毒疫苗吐出來了怎麼辦@@

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及疫苗仿單,寶貝在接種疫苗時若因哭、鬧、扭動,而導致疫苗吐出,不必補服疫苗。
這正是因為疫苗中有高濃度的活性減毒病毒含量,接觸到口腔黏膜後即使疫苗吐出,仍有足夠的含量可產生抗體刺激,保護效果一樣不變: )))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粉瘤、疔子?傻傻搞不清楚? 


黃先生今天進診間,走路姿勢怪怪的,連椅子都不敢坐下。醫師看了看過去病例,心裡已經有譜,只待黃先生苦得不能再苦的道來:醫生,我又長疔子了>"< 
你是不是也很常聽到人說疔子? 好像還有聽過一個也很常跟疔子混淆的疾病:粉瘤?

雖然這些皮膚問題在急性處理上處置可能大同小異,但是根本原因可是不同,
疔子?  釘子? 粉瘤? 總是傻傻搞不清楚@@ 今天 我們來搞明白! 

困擾著黃先生的疔子是什麼呢 





疔瘡的台語又名疔仔,就好像釘子釘在身上一樣,特別是當長在容易摩擦的地方,如大腿內側、背部、屁股等位置,那真的是苦到說不出話來。

疔瘡,是許多的毛囊發炎侵犯到其他皮下組織,若再嚴重一點向外向下侵犯到皮下脂肪就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與粉瘤不同,疔瘡的位置不固定、跑來跑去、不定點,有時可能在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吃精緻飲食油煎炸多時,刺激毛囊油脂過度分泌阻塞發作,這種在吃點口服藥物緩解發炎反應並注意生活作息即可。

俗稱粉瘤的表皮囊腫又是?

粉瘤,是醫學上的表皮囊腫~  它是一種表皮細胞增生的疾病,可能由於平時皮膚發炎而過度增長出一個向下的袋子,表皮就會開始不停的往內堆積角質。 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會往內長髒東西的水袋(看圖DE),平時相安無事,如果擠弄造成發炎,有時會髒東西外洩導致周圍發炎,就會開始紅腫疼痛困擾生活。



摘自Overview of epidermoid cyst,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Open Volume 6, 2019, Pages 291-301


由於粉瘤是增生的疾病,可以發現它長出的位置幾乎是固定的,平時也許可以感覺到小小顆的部分和平共處,但在急性發炎期的紅腫熱痛可是會非常的不舒服,除了口服藥物殺菌消炎止痛,醫師也會評估狀況做切開引流的處置,排出膿與細菌並加速感染復原的狀況。然而常常發炎感染的人也因反覆的發作不堪其擾,諮詢有無一勞永逸的做法,而答案是有的!




我們可以在發炎控制好的狀況下轉介外科醫師並安排粉瘤切除手術,把囊袋清除以後再縫合,上面這張圖就是把囊袋取出的樣子。而有時,在急性切開引流時,有時也會意外擠出囊袋來!

生活作息好,皮膚困擾沒煩惱


不管是上述哪種皮膚的問題,衛教的重點跟原則都相同,盡量清淡的飲食、不吃容易上火的食物,調整生活型態保持規律,搭配上醫師的治療與處理,就會好的很快了!


立康南勢門診表看這邊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守護幼兒健康:幼兒專責醫師

 
老大剛出生時,對於嬰幼及兒童的印象大概都是去兒科訓練時學到的疾病學理診斷及治療,在養育教養方面的知識完全為零:孩子的生活照顧、感冒啼哭、飲食發育、預防注射塗氟等都是照著書養,現在這個狀況是這樣嗎還是要問一下醫生? 

育兒經驗有時覺得長輩照顧的理念不同但是不知從何說起,網路上也是眾說紛紜,就這樣,在每次照顧孩子遇到問題時查閱書籍、醫學期刊不停修正,偶爾也聽聽坊間的看法,憑著這些經驗我也開始瞭解育兒上的挫折,也希望分享我的理念照顧這個地區其他的小孩。




我發現,網路上的文章分散雜亂,正確性也有待商榷,常常需要考證,民間的偏方也很多,到底該相信哪位專家的說法尤其在孩子不舒服的時候真的很令人兩難,這時如果有個信賴的人可以讓我發問就好了! 

就這樣彷彿是聽到了這些不知所措的新手爸媽聲音,政府策畫的"兒童專責醫師"概念出現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多了一個專人、團隊的管理陪著爸媽一起來照顧,除了兒童健康手冊上的按時程打的預防針、還會同時檢查小孩的發展里程(精細動作、粗動作、語言及社會性等)、小朋友牙齒長出來後會提醒塗氟、學會比劃後開始做視力篩檢以便提早察覺是否有先天弱視或斜視,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等。




我們將依照國健署"兒童健康手冊"詳實評估兒童生長與發展,並給予家長衛教,也會對以下項目評估、協助管理:

兒童預防保健
兒童預防接種
膽道閉鎖篩檢
兒童牙齒塗氟
發展遲緩(早期療育)
兒少保護




在立康南勢診所,我們謹慎細心的照顧孩童的成長,因為孩子是我們關心的重點,我們,會陪著他們長大。


衛生福利部兒童專責醫師計畫


還有好多衛教資源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腎結石? 腎臟也會長石頭?!

 



40歲的小林是物流司機,最近貨運旺季工作忙起來真是無暇喝水,也因為不方便上廁所常常憋尿。
這天早上小林起床一直覺得右邊腰部酸酸的,正要出門時忽然一陣劇痛襲來而且開始噁心、冒冷汗,痛得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小林嚇得趕快跑到診所求救。經過仔細的問診跟腎臟超音波檢查,醫師診斷小林得了腎結石。

腎結石? 腎臟也會長石頭?!



結石是因為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身體,而因沉積位置在泌尿道中的位置不同也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及尿道結石,在腎臟製作尿液排出到泌尿道的通道中若有結石的掉落將會引起肌肉劇烈的收縮與痙攣引發疼痛,而通道的表面若被結石損傷也會出現血尿的狀況:這些症狀包含有
疼痛:腎絞痛、下腹痛、會陰部疼痛
血尿
頻尿
噁心、嘔吐、腹脹
泌尿道感染引起的發燒、畏寒

我也會有泌尿道結石嗎?

泌尿道結石在台灣盛行率約為10%,相當於每十個人就有一位泌尿道結石的患者,在30~50歲時容易好發,男性也比女性常見,另外遺傳有家族史者罹病率更是常人的三倍。
當然在炎熱的夏天更是好發的"旺季"、如果生活型態是長期臥床不動、少運動的白領階級、暴飲暴食者更容易結石,您知道嗎? 坐辦公桌的白領階級,結石機會是農夫的24倍lol

有石頭是不是要打掉? 會不會很痛?

結石的大小在0.5公分以下時,大部份的結石都會排出,但是如果不願意喝水或是喝水量很少,結石仍然有機會留在腎臟裡面而逐漸變成大的結石。也不是所有的泌尿道結石都可以用體外震波碎石術來處理,還必須考量結石的大小、位置跟成分。其他治療方式還包含: 內科症狀治療、內視鏡碎石術、傳統開刀等。
所謂"打石頭"即是"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時只須躺在震波台上,甚至可不麻醉,治療時間約40~60分鐘,術後稍做休息就可回到工作岡位。碎石後結石的排除率可高達八成!




那要怎麼預防泌尿道結石?

一、多喝開水一天至少2公升以上,保持尿量在2~2.5公升,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
二、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可維持輸尿管蠕動、減少沉澱結晶的形成
三、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不要憋尿
四、勿食含鹽量高的食物,儘量減少含動物性蛋白、高普林食物

醫生,有結石的我需要注意什麼?

一、對結石中含鈣(草酸鈣,磷酸鈣)及尿酸結石患者 : 
1. 限蛋白質,尤其動物性蛋白質(最高一公克/每公斤體重 / 每天)。 
2. 限鹽份 6g / 每天(100meg)。 
3. 每天尿液至少 2000 C.C.以上。 

二、對感染性結石(如磷酸銨鎂)之患者: 
除了每天尿液至少 2000 C.C.以上,另外需控制泌尿道感染 

謠言澄清!!! 喝啤酒可以化結石!? 錯!!!

坊間流傳著喝啤酒就可以化解結石的秘方是錯誤的!
根本的原因也是因為啤酒內含著大量水分,而裡面的草酸也會加重結石的形成,反而越吃越糟!

立康南勢診所門診時刻表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學前追加第二劑自費水痘疫苗!

 



「醫生,弟弟身上的疹子是怎麼回事?怎麼連臉上也有?」 醫師臉色一沉,糟糕,是水痘!

「但是一歲已經有打公費水痘疫苗了?為什麼還會長呢?」

對的,一歲的確有打第一劑,但有些兒童未能順利產生記憶性免疫反應,台灣最新版的健兒手冊,已把水痘第二劑加入疫苗時程表。建議在4-6歲會再打第二次。以免抗體下降,感染水痘病毒。

最近在門診,也陸續遇到唸小學/幼稚園的孩子,出現水痘群聚感染。




水痘是什麼呢?跟帶狀皰疹一樣嗎?

水痘是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引起,感染後會導致兩種疾病:水痘和帶狀皰疹。原發性感染就是俗稱的水痘;潛在病毒的再活化會導致局部皮膚感染,稱為帶狀皰疹。大多數健康兒童中,原發性水痘感染通常是一種輕度疾病,會有發燒及發癢的水泡樣皮疹,並具有高度傳染力,可經由飛沫在人與人間散佈,或經由接觸水痘的液體傳染。

感染後會引發紅疹、水泡、發癢、發燒及疲倦等,可能併發嚴重的皮膚感染、疤痕、肺炎、腦炎或死亡,亦可能因病毒再活化而得到帶狀疱疹。皮疹從臉和頭皮往軀幹再到四肢循序出現,在3~5天達最高峰之後陸續結痂,較嚴重者可合併倦怠及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

在成人、孕婦、嬰兒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住院甚至死亡率很高,且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軟組織感染、肺炎、肝炎和腦炎。還好自從引進水痘疫苗以來,水痘的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施打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為什麼打過疫苗還會被傳染水痘呢?

這個問題在診間也很常被問到,有些兒童未能順利產生記憶性免疫反應,再次感染水痘產生症狀並不少見,不過還好其病程較短、水泡數較少約50顆以下也少見併發症。

打第二劑疫苗有什麼好處?

單劑水痘保護效果為75-83%,追加第二劑可使水痘保護力上升至 98%!

除了幼兒外還有誰也要打?

對於未曾接種水痘疫苗也未感染過的13歲以上族群,及需積極預防水痘感染並防止疫情暴發的高風險族群(例如:醫護人員、免疫力低下者的家庭接觸者、幼兒老師、機構內的居民、軍事人員、生活在有孩子家庭中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及未育齡婦女)也建議自費接種2劑水痘疫苗,兩劑間隔4~8週。

結論: 建議家長在接種第一劑水痘疫苗完間隔三個月後或入學前讓幼兒追加施打第二劑自費水痘疫苗。




更多疫苗訊息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也看的到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從藝人吳孟達的離開談肝功能異常

 


這是幾天前的故事了,被譽為黃金配角的資深港星吳孟達不敵肝癌病逝,享壽70歲。他生前演出包括《賭聖》、《天若有情》、《破壞之王》等多部經典電影,經典的台詞也令人朗朗上口,在論壇上與日常都常被引用,對於從小看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小編,對達叔的離開覺得很悵然,因此這篇肝功能異常的文章,寫給社會上所有努力工作、即使是配角也要扮演好的人。

肝癌,這個在醫學上俗稱沉默的殺手,正是因為肝臟沒有神經的原因,在平時不會有疼痛,肝功能異常的症狀便不具特異性,不外乎全身倦怠、食慾不振,甚至像罹患一場感冒一樣,即使出現疲倦的徵狀也很容易受到忽略,常常在發現時就已病入膏肓、藥石罔效。因此肝病的早期發現與治療,在預防醫學裡占了一個很大的篇幅。




在求診的病人中,常見是公司體檢或成人健檢時意外發現而緊張的帶著報告前來,抽血檢驗的肝功能異常AST(GOT)、ALT(GPT),一般正常值是40 U/L 以下,數值越高表示發炎越厲害。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時,肝細胞受損後釋放出的AST/ALT就會升高,這個時候就要檢查可能的原因! 而在台灣,應優先考慮就是B肝跟C肝這兩種肝炎病毒,這個時候就會在近一步加驗是否有感染並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




在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時,AST/ALT甚至可異常到1000單位以上,若有B肝帶原會再加驗B肝病毒量,若小於2000 IU/ml就要考慮其他可能;而若檢查到C肝病毒又有肝功能異常則可能為C肝急性感染。沒有BC肝帶原者則建議3個月後再追蹤一次。

在台灣最常見的肝功能異常有四大類: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中毒、脂肪肝。假若第一次抽血發現肝功能異常也不用過於緊張,由於檢驗也有誤差值,加上一些生理或藥物代謝的影響,會再進行追蹤,只有求診近一步的了解並找出導致肝功能異常的原因,不亂服用坊間的未知偏方才是正當的保肝之道! 


門診時刻表


院所位址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蛀牙與鼻噴劑有關係? 您必須知道的「藥物性鼻炎」 !



(照片非當事人)

南投縣一名國小女童滿口蛀牙,甚至有膿液從紅腫牙齦縫滲出,導致嚴重蜂窩性組織炎,沒想到她蛀牙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過敏性鼻炎去藥局買的「血管收縮的鼻噴劑」惹的禍。這是怎麼一回事,蛀牙怎麼會跟鼻噴劑扯上關係?

 2020-12-28 聯合報文章 

這名國小女童因下巴紅腫熱痛兩天來耳鼻喉科門診就醫,醫師發現她滿口蛀牙且有膿從紅腫牙齦滲出,導致嚴重口腔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經一週高效價抗生素治療,回診時下巴腫痛已有改善;醫師注意到女童就診時都張口呼吸,檢查發現女童鼻腔竟被兩坨粉色肉團塞住,才知道家長不捨孩子鼻塞,自行至藥局購買鼻黏膜去充血鼻噴劑,雖然使用後鼻內血管收縮,鼻塞暫時緩解,但這一用持續好幾年,鼻黏膜血管彈性疲乏還造成鼻甲持續腫脹,鼻腔完全塞住,只能靠口呼吸。


(照片非當事人)

長期鼻塞張口呼吸導致唾液量不足而使酸性物質逐步侵蝕牙齒,增加蛀牙甚至形成齒源性的感染病症,而充足的唾液正是中和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保護牙齒的最佳武器,因此造成女童滿口蛀牙甚至引發嚴重口腔感染就是長期使用血管收縮鼻噴劑致藥物性鼻炎的後果。目前女童停用血管收縮噴劑接受手術治療,順利改善了呼吸的狀況,現在也治療蛀牙中。
 
這就是標準的「藥物性鼻炎」案例!  南投的國小女童和大多數慢性鼻炎患者有著相同困擾:長年受鼻塞所苦,大部分時間無法用鼻子呼吸、聞不到味道、老是頭昏腦脹,精神不佳。她看過許多醫生,有吃藥時症狀會和緩一些,但藥一停症狀就再度出現。意外使用藥房跟電視廣告介紹使用的去充血鼻噴劑後,剛開始效果很好,除了鼻子完全暢通之外,噴一次竟然可以維持十二小時,但漸漸藥效作用的時間越來越短,效果也不像一開始那麼好,原本噴一下就夠,現在竟然要噴兩三下。不敢再噴後鼻塞的程度反而比以往更嚴重了!

藥物性鼻炎是什麼? 跟鼻噴劑有關係? 


「藥物性鼻炎」,又稱「反彈性鼻炎」,原因是過度使用血管收縮的鼻噴劑所造成的。此鼻噴劑的主要成分是「局部去充血劑」,它能促使鼻肉裡的血管收縮;血管一旦收縮,流入鼻肉的血液量就會減少,鼻肉因此縮小,鼻腔也暫時恢復通暢。隨著時間過去會需要更大的劑量和更高的使用頻率,才能維持同樣的效果;藥效過後,鼻肉裡的血管會像彈性疲乏的氣球一樣,變得鬆垮垮的,流進血管的血液不減反增,鼻肉反而變的比以前更大,鼻塞也更加嚴重!




最新的台灣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引中,提到鼻內去充血噴劑不適用於孩童,且成人不可長期規則使用。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反彈性鼻炎的成因除了過度使用局部去充血劑之外,「防腐劑」其實也是「共犯」之一。市售的鼻噴劑為了延長保存期限,都會添加少量的防腐劑,這些防腐劑也會對鼻腔黏膜造成傷害,使鼻塞更形惡化。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式需由醫師依據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嚴重程度給予治療建議,同時也會與病人詳細溝通不同的治療方式的預期效果及副作用,最後再安排最適合的客製化「過敏性鼻炎」治療計劃。聽信廣告自行購買藥物自己的醫生的後果,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