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

長新冠(long covid),我們的臨床觀察


您聽過長新冠(Long COVID syndrome)嗎?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緊張截至7/18為止國內目前已有1426萬人通報,428萬人確診新冠肺炎!但在其他國家長新冠的案例仍持續累積中。

什麼是長新冠?
感染4周以內的仍屬急性期,4~12周屬於之前感染後留下的器官發炎症狀,超過三個月仍有相關症狀就可定義為新冠肺炎後遺症,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長新冠(Long COVID syndrome)

為什麼會有長新冠?
跟病毒感染後造成的免疫破壞,組織器官功能的喪失,自體免疫的過度活化有關,有點像在颱風(新冠感染)時造成的強烈破壞,會在颱風離開後造成土石坍方及周邊淹水,這樣會讓身體仍有想要排除積水的動作,我們在醫學上也會稱之為過度敏感。

臨床觀察
確診者康復後最常見的後遺症是倦怠(47%),呼吸困難(32%)、肌肉酸痛(25%)、咳嗽(20%)、頭痛、關節痛、胸痛、嗅覺味覺的喪失、腹瀉,其中確診康復後通報的症狀高達9種,包括呼吸道、掉髮、紅疹、憂鬱、焦慮、失眠、心悸、胸痛,還有先前出現的腦霧等神經認知功能症狀。 

47% 倦怠或頭重頭昏(午後倦怠感比以前明顯,難以集中精神)
32% 呼吸困難胸悶氣短(講話多會覺得需要深呼吸 或是一樣的工作量,過去不覺得負擔,現在卻會有點喘)
25% 肌肉痠痛
20% 咳嗽:同步控制過敏,治療效果更好! 
腹痛腹瀉新冠病毒會攻擊腸道的ACE受體,造成腹痛腹瀉! 這段期間更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上火的食物,避免造成腸胃的負擔

長新冠的治療
目前仍是以症狀治療為主,亦可以營養、復健、中醫的方式介入。 
消炎止痛:可以使用消炎止痛消腫的藥物來減少腫脹感,很多人形容這可是痛到連吞口水都需要勇氣!
抗組織胺:減少分泌物的產生,避免鼻涕倒流後產生的咽喉刺激
鎮咳:使喉嚨去敏感化不會越咳越腫,越腫越咳
化痰:使鼻涕及痰液變稀,蓋在受損敏感的喉嚨黏膜上方,就不容易再咳咳咳。一般我們常以愛克痰發泡錠或孩子用的小鳥粉,痰止(預防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化痰藥)來幫忙。
氣管擴張:可以打開氣管,讓吹到冷風或講話就敏感的喉嚨更不容易咳咳咳。

長新冠控制過敏好的更快
臨床發現,同步控制過敏才能從上呼吸道的過敏反應理掙脫出來,比如本來就有過敏體質的人,感染後咳嗽的時間會拉長(平均3-4 周);反觀沒有過敏的人,幾乎好了就不咳了!若在容易過敏大發作的下雨日,剛好感染新冠病毒,幾乎後期都容易氣管炎,因此還需要同步控制過敏才不會一直咳咳咳。
建議過敏者把手上有的噴劑們未來一個禮拜內按時用,讓已經敏感的黏膜去敏感化才會好的更快。

持續觀察追蹤病人資料
然而,根據定義長新冠都是在感染後三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兩個月,且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後才能診斷。台灣大約是五月疫情爆發,所以可能要再多觀察幾個月才能有更多資料~

視訊確診/診療看這邊(加我們好友吧)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懷孕中發現血糖高怎麼辦? 聊聊姙娠糖尿病



感謝臺大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李弘元教授演講,他是台灣研究姙娠糖尿病的權威,這次對於美國糖尿病學會 2022 年新的指引中diabetes in pregnancy來介紹:

1. 婦女若有計畫要懷孕,或有高風險(如肥胖、家族史等)都應該篩檢是否有未診斷出的糖尿病

2.  第一次產檢即建議檢驗血糖,(建議在第15周前)





在媽媽第一次產檢就發現有糖尿病(> HbA1C:5.9%)發生母體子癲前症、出生後寶寶有新生兒低血糖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巨嬰、剖腹產產傷的盛行率也會比正常媽媽高,因此懷孕期間藥物治療、營養控制、生活型態調整的角色更顯重要。




孕前診斷會建議控制在6.5%內,懷孕中則建議不要高於6%,媽媽在懷孕期間血糖一天建議檢驗四次,以達到更好的控制與自覺。另外台大教授也提到懷孕中的媽媽三酸甘油脂較高,因懷孕期間盡量不使用降血脂藥物,採生活型態調整,這個階段營養門診的諮詢更顯重要!




研究顯示控制良好的血糖可以讓寶寶出生後住加護病房的比例降低即住院天數,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胰島素的治療外也在新的指引中加入對飲食及運動的建議,並增加著墨篇幅,強調生活型態調整!







研究顯示姙娠糖尿病的孕婦生產完後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因此也建議在生產後1~3年後依照風險因子追蹤,達到健康預防的效果!


更多糖尿病資訊看這邊~最新糖尿病照護指引筆記